【资料图】
市场所有分析都是心理分析,每一个人的操作都受到心理影响。
最大的心理影响变化在时间周期跨距,涨跌势各有不同的速度、跨距与频率。涨势中,持续拉长涨势超过40~44天或80~88天后,会陷入鞭长莫及后的自然转弱下跌。跌势中,会因为时间跨距拉长达到40~44天或80~88天后,也会因为跌不下去而反弹。
这个时间周期模型几乎是放诸所有指数、板块、个股皆准,差别在换手率不同。沪市成交量换手率较深市小,周三换手率0.70%,一轮全面换手需要142.85天。深市周三换手率1.89%,100%换手只需要52.91天,深市的换手率是沪市的2.699倍。
深市主要的差异变化在创业板市场,周三的换手率是3.30%,一轮换手只需要30.30天。
换手频率慢表示筹码倒来倒去速度慢,股价波动也慢,显示高低位停留时间拉长。换手频率越快意谓投机性强,来回捣鼓速度快,高低位价格变动也快。优点是:敢买敢卖,敢追高买进,也敢于杀跌认赔,不存在套牢,该卖的早卖,不该卖不会卖,通常属于长期投资资金。
资本额大小不同持股时间长短也会不同,最重要是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及持股的信心。法人机构以产业基本面投资为主,不会在意短期内股价变动,持股时间长达五年以上。在近两年长期投资的信托机构基金法人,因为股价持续下跌导致基金净值大幅度缩水,这是经济周期进入调整导致的变动,正因为如此,也会带来其后的大机遇。
例如2020年1月23日因为疫情带来的变动,到2月3日开盘大跌7.72%。因为疫情引发股指大跌,瞬间利空消息让市场措手不及,反而创造低位买进机遇。其后的20~22天是压低后拔高回补缺口走势,但却在市场逐步恢复信心时再次压低下跌。此后股市陷入低位盘跌的走势,横向酝酿80~88天后才开始反击。
为何会这样的?在市场越是不被看好反而会上涨?
这是最好的“反市场心理”。但在当下却是当局者迷,因为混沌不明所以迷茫。
事后来看,每一次的涨跌变化因素都会如此,那么这一次是否一样?去年10月底低位期的成交量与2020年7月1日启动前一样,显示量水平接近。第二轮低位量在2023年春节前,其后逐步增加,近期缩量但仍比前面成交量大。
显然这一轮的缩量并非流动性不足的低迷量,只是换手频率偏低的稳定量而已。只要是稳定量修复运行达到横向40~44天就会再次有增量反击上涨,因为压抑而反击。以2023年5月16日缩量测算到周三运行22天,还需要18~20个交易日才确认。
多点耐心等待,不急于一时,这个时候反而是以个别板块及个股表现为主。
深市回撤缩量一样达到前面低位量水平,对比指数是回到2022年10月12日低位周期。
非常特殊在于创业板市场,该指数不断创新低但成交量始终没有萎缩。从2023年1月30日至今94个交易日换手率283.62%,日均值3.01%,每33天换手一轮。
统计得知低于30天视为高位量,再涨有限,涨不上去随时会回撤,这一次就是如此。
一而再都不缩量那么下一轮再涨也只能仅止于较强劲的反弹而已,不可能是回升。
对比均线形成五雷轰顶空头排列,持续再杀跌的影响非常明显,易跌难涨会再创新低。
但个股状况完全不同,并非大盘弱化个股就不会涨。
以上证指数为例,长周期涨势正在酝酿中,随时会出现低位后的增量反击。如何解读2023年4月底那一段增量涨势?如何看2023年5月8~9日的大涨及5月15日的反击?
中国石油及中国海油领头上涨,再到中国银河(601881)及西安银行(600928)的大涨,再到中国人寿(601628)独当一面。这些始作俑者会再次风起云涌吗?这些个股是政策风向标,如果用40~44天或80~88天跨距观察其走势,是值得我们好好斟酌的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